和天下小说

登陆 注册
翻页 夜间
首页 > 历史军事 > 三国渣男,开局捡尸华雄

  >略一停顿,沮授又接着说道:“属下手中所掌握的细作,已经探知到有关赵云的三条重要消息:

  其一,赵云的兄长赵风一家,并没有去公孙瓒的幽州,而是被赵云安置在王通的并州晋阳。

  前段时间赵风病重将死,还是王通亲自为之诊脉开方治愈的。王通待赵风一家甚厚,赐宅赐金赐美女,就如同对待自己兄嫂一般。

  其二,赵云的师父童渊,也被赵云安置在晋阳。

  王通对童渊以师礼相待,并且还让童渊住在镇北将军府的隔壁。

  在童渊跟前也表现得极其谦逊,从不自称本将,而是自称“隔壁小王”。

  其三,王通攻打居庸关时,是以赵云为先锋,此后夺取幽州二郡,伏杀阎柔,赵云都立功不小。

  赵云所率一万兵马,也是王通为之出钱出粮招募并协助组建的。

  因此,属下猜测,赵云与王通交情匪浅。

  只要将以上这些消息告诉公孙瓒,再派人散布谣言,公孙瓒必然会削夺赵云的军权,并极有可能将赵云伏杀。

  如此一来,公孙瓒不仅自断一臂,还会与王通交恶。”

  袁绍闻言大喜。

  抚掌大笑道:

  “公与此计,既是离间计,又是一石三鸟之计。彼三鸟者,大鸟王通,中鸟公孙瓒,小鸟赵云也!”

  遂让人依计而行。

  ……

  不得不说这袁绍的手下谋士,还真是个个不凡。

  就说这次的事情吧。

  郭图,逄纪和沮授三人的计谋,都堪称好计。

  郭图的计谋简单直接,毫不拖泥带水;许攸的计谋大开大合,几乎堪称阳谋;沮授的计谋则是在许攸的计谋的基础上,更进一步,可谓是锦上添花。

  田丰、沮授、荀谌、许攸、郭图、逄纪、审配、辛毗、辛评……等等。

  这些谋士,如果是在善于用人的曹操手下被好好利用,未必会不如荀彧、程昱、满宠、钟繇、陈群。

  但是,在袁绍手下,因身为主公的袁绍没有决断力。

  终究是……如同鲜花插在牛粪上。

  ……

  袁绍在谋划着如何对付王通。

  而此时的王通,却在做木匠活。

  因为随着并州人口的增加,河边利于灌溉的土地,已经不能满足人口增长的需求了。

  百姓们需要更多利于灌溉的土地。

  而且,现在是处在小冰河时期,经常会出现连续几个月不下雨的干旱情况。就算是河边利于灌溉的土地,也经常面临着干旱的威胁。

 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。

  王通带着一大群木匠,在一个院子里折腾了大半个月,终于将“龙骨水车”给做了出来。

  这是一种可以从低处向高处引水的龙骨水车。

  原本的历史上,这种水车是由工匠马均发明的。此前,王通也让黑冰阁去寻找马均,但是没有找到。

  而且,从时间上推算,马均现在应该还是只小屁孩,甚至还只是一只小蝌蚪。

  所以,王通只好亲自动手。

  经过大半个月的埋头苦干,反复修改,终于将“人力龙骨翻车”给做了出来。

  如图所示:

  ……

  (附录图片:人力龙骨翻车。)

  ……

  这个基本上是原本历史上马均的版本。

  但随后。

  王通又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改进,将人力驱动,改为水力驱动,进一步制造出了“水力龙骨翻车”。

  这种水力龙骨翻车,在原本的历史上是在唐朝时候才有的。不过在有了水力翻车之后,人力翻车也没有被全部替代。

  两者各有千秋。

  具体在什么地方用人力翻车,什么地方用水力翻车,得根据具体的河流地形情况而定。水力翻车会比较先进一些,但是有些地形并不适合用水力翻车,而是适合用人力翻车。

  因此,王通便将两种翻车全都做出来,供百姓们自己选择。

  这一举措,再次让蔡邕、顾雍、荀攸等手下官吏们惊叹不已,纷纷称赞道:“主公之艺,巧夺天工!”

  如图所示:

  ……

  (附录图片:水力龙骨翻车。)

  ……

  ……

  闲暇之时,王通也会去晋阳书院转上几圈。

  在王通的强力推动下,现在整个并州都在进行疯狂的办学。各地的亭学、乡学、县学、郡学,都已经开始筹建。

  刚开始时,也遇到一些来自世家的阻力。

  但是,太原王氏便是并州最大的世家。有太原王氏在支持王通,并州的其它世家都变得很乖。

  由于办学的情况的好坏,与地县令和太守的业绩直接挂钩,百姓们的适龄儿童,几乎全都被强制入学。

  当然,官吏们是不会说出“强制”二字。

  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说,百姓们送小孩上学,全都是“自愿”的。

  而晋阳书院,做为全州最高学府,是管宁重点抓的项目。如今,已经招募了30多位老师,300多名学生,并且已经开始授课。

  这是第一批学生,由于习惯使然,学习儒科的较多,大约占了三分之二,有200多人。

  另外100多人,则分属:工科、法科、匠科、兵科、医科、商科等等。

  对王通来说,其实王通更重视这些杂科。

  因此,每次来晋阳书院。

  王通都不会去儒科。

  从不曾踏进儒科一步!

  走路都是直接绕开儒科的教学楼。

  但是,却每次都要去那些“杂科”的教学楼转,并且,有时间也会亲自给学生们讲课。

  典型的厚此薄彼。

  让人觉得“杂科”才是亲妈养的,儒科反而成了后妈养的。

  这也是王通意而为之,目的是想让所有人知道自己对“杂科”的重视,以改变“士农工商”这种不合理的排序。

  因为在王通看来,科学的发展才是最重要的。

  乃至于,在王通的带动下,有不少儒科的学生,也会跑到“杂科”的教室里来听王通讲课。

  王通乐见其成。

  并鼓励那些对杂科有兴趣的学生们,转专业到杂科学习,或者将杂科当成选修课学习。

  ……

  在后世,王通的学习并不好。

  算是一个学渣。

  但是,即使是后世的小学生在科学方面的知识,也是远超汉代的这些学生的。

  而且,王通还摸了很多的尸体,获取了很多的技能。用来教这些学生绰绰有余。

  ……

  这一天,王通走进了工科教室。

  管宁、陃原、王烈等人,也乖乖地来到教室里坐下。

  王通端起茶杯喝了口水。

  润了润嗓子后,开口说道:

  “同学们,今天,我就跟你们讲一个故事。这个故事就叫做……‘小屁孩称象’。

  很久很久以前,有一只小屁孩,他的父亲得到一头大象……”

  (备注:此处省略五千字,想看的去翻一下课本曹冲称象。)

  通过这个故事。

  王通向学生们传授浮力的概念,并得出浮力的计算公式:‌F浮=ρ液gV排‌。

  ……

  教室里,学生们都听得呆若木鸡。

  管宁张着嘴,紧盯着讲台上的王通,支楞着耳朵,唯恐漏听了任何一个字。

  都是一群好学生啊!

  王通见状,心中感慨不已……

  ……

  (附录图片:小屁孩秤象。)

  ……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6978ae.lol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6978ae.lo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