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qgy.cc几天后,要不是有一口吃的引诱着,崇祯已经想要逃学了。
因为除了晦涩难懂的政治课,现在又要学习什么语文,而且还要背诗。
背的是唐诗三百首和宋词。
关键之前他背的都是四书五经,现在又让他背诗是为了什么?
“先生,今晚吃什么?喝什么酒?”
背了一首李白的将进酒,崇祯开始讨要食物了。
“三百六十五,天天不重样,今天咱们吃…烤鱼!”
朱飞作为一个超级吃货,家里有烧烤炉、有炒锅、有空气炸锅。
下午他去了一趟南下河市场,买来了一些海鲜。
最美的食物往往采用最简单的烹饪方法。
虾直接用水煮。
鱼串起来用炉子烤。
“来,尝尝我的手艺。”
朱飞把一盘虾和两串秋刀鱼传送了过去。
崇祯素来节俭,很少吃山珍海味。
所以忍不住连连赞叹。
朱飞听了后,感觉这皇帝当的实在太穷了。
于是又给弄了一盘大闸蟹过去。
之前想吃,一直没钱吃。
现在有钱了,该吃吃,该喝喝。
这就是咱零零后对待生活的态度。
“先生,你们那边百姓每天都能吃到这样的海鲜吗?”
“不是每天,大多数如果想吃,还是能吃的起的。我这都不算富有,仅属于小康。像那些大富豪,都是住别墅,吃大餐。”
崇祯狂炫着大虾和螃蟹,发誓总有一天大明也会如此繁华。
“太平盛世,朕之所往!”
……
吃饱了饭,崇祯问了第一个问题:
“先生之前讲过改善土地兼并的两种方法,摊丁入亩和一体纳粮。朕已经按照先生的意思,让范景文拟好了法令条文,但在推行之前,朕还是感觉不踏实。”
“做这些事情,可不能优柔寡断!”
“都是士绅家族,朕如果向他们收税,他们要是联合起来,反对朕该怎么办?”
“这确实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。所以要慢慢来,可以先在江浙两地推行试试。”
崇祯点了点头,心里难免还是有些担忧。
因为摊丁入亩,按地亩多少定纳税数目。地多者多纳,地少者少纳,无地者不纳。
这项措施有利于贫民而不利于官绅地主。
也就是说,以后交税不看家里有多少口人,而是看有多少亩地。
这一下子,乡绅们都炸开了锅。
最恼火的是那些家里有大堆地皮的大家族。
因此,当内阁首辅范景文把新政的条文念出来后,立即遭到了许多大臣的反对。
朝堂之上,呼啦啦跪倒一大片。
这种情况,崇祯早已料到。
但让他想不到的是,接下来的春闱考试,诸多生监罢考,以此作为“一体当差,一体纳粮”的无声抗争。
“岂有此理!”
崇祯怒气冲冲地和朱飞诉说。
“你先消消气,我觉得他们还只是试探你的反应。如果新政开始推行,保不齐会有落水、失火、药丸等等各种手段,你出门还要小心点好。”
听了许多关于皇兄的小故事,崇祯自然明白朱飞说的这些话都是什么意思。
“御马监的三百刀兵,已经训练的差不多了,朕准备把他们编入锦衣卫,作为贴身侍卫。现在还差一个指挥使,不知先生可有合适的人选推荐?”
朱飞琢磨了片刻:“没记错的话,在历史上,最后一个锦衣卫指挥使是骆思恭的儿子骆养性。”
崇祯自然知道:“现在他是锦衣卫的百户,上次钱谦益科场舞弊案就是他找来的卷子。怎么,先生要给朕推举他?”
朱飞摇了摇头:“不!后世对于他的评价是处事谨慎,但在清军入关时,锦衣卫却没有任何反抗。”
“那先生可有合适的人选?”
“上次我曾提到过两个勇猛的武将,还记得吗?一个是满桂,还有一个是孙祖寿。”
“记得,朕当然记得。”
“满桂足够忠诚,又勇猛善战,所以我觉得,他当锦衣卫指挥使就不错。”
“啊?这…”
崇祯从来没有想过,让一个猛将去统领锦衣卫。
朱飞很快说出了理由:“现在朝中文强武弱,而且那些文臣花花肠子多,都是一群老六。所以,用一个莽夫治治他们,这叫秀才遇到兵,有理说不清!”
崇祯彻底服了,夸奖道:“先生高见,比那些人还老六。”
“老六是个褒义词吗?”
“先生不是说过,老六是聪明伶俐、诡计多端的意思。”
于是乎,在文武百官惊诧的眼神中,满桂当上了锦衣卫指挥使。
他穿上飞鱼服,带着锦衣卫到处抓人。
抓的都是那些曾经罢考的人。
“你们不是不愿意考取功名了吗?那好,圣上下旨,满足你们的愿望,从今往后,这辈子都不用再考了,你们已经进了黑名单,朝廷永不录用!”
满桂的一番话,直接吓疯了一个,吓傻了一个,又吓晕了一大群。
一个个哭爹喊娘的,跪求着陛下放过。
“哼,你们早干什么去了!?不想再闹事的,签字画押,三年后再考。还想继续闹事的,上黑名单,朝廷永不录用!”
……
“先生,你的这个计谋实在太六了。”
晚上,崇祯急匆匆赶来报喜。
“别高兴太早,那些人一个个都是千年的狐狸,有八百个心眼子。”
这几天,崇祯已有了心里准备:“只要有先生在,朕就什么都不怕。”
朱飞把一碗牛肉拉面传送了过去:“隔壁新开了一家拉面馆,尝尝吧。”
滋溜滋溜~
“味道还不错,但没有先生做的烧鱼好吃。”
崇祯的嘴巴也吃刁了,开始挑剔起来。
“吃面不吃蒜,香味少一半,给你一头大蒜就着吃。”
崇祯剥去了蒜皮,低估了大蒜的辣味,猛地一口咬下去,呛的他眼泪直流。
“先生,这蒜好辣啊!”
“蒜和辣椒容易种,不妨让徐光启大人也种一些。”
吃完,朱飞弄了一些蒜瓣,然后从货架上又找了一些辣椒。
把两样东西传送了过去后,开始上课。
“先生,勾股定理,朕已经背熟,随时可以考核。”
“背的这么快?昨天我刚教的,今天就背过了?”
“朕之前就曾学过九章算术,所以学的快,而且你们的计算方法更简单。”
“好,既然如此,今天不讲数学了,咱们学英语。”
“啊?什么?英语又是什么课?”
“英语,就是洋文。我记得在明朝有一个洋人,叫汤若望,他和徐光启大人认识。”
“哦,这个洋人朕知道,在京城建了一座教堂。朕听人说,教堂里有个十字架,上面吊着一个人。”
“那个人叫耶稣,很多洋人都信这个。咱们也一样,有信佛的、有信道的、也有信其他的。”